孔府孔家的最后居住者是谁?为什么要搬出孔府
是孔子第77代孙,袭封31代衍圣公孔德成。
孔府位于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第,即衍圣公府。1377年始建,1503年重修拓广,1838年扩修。1885年重建遭火焚的内宅七座楼房。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重修,现保存良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六厅,在二门以内两侧,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公共管理孔府事务。明代建筑,共五间深三间,宽敞大方,为当年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之处。
搬离原因:
1937年7月,因为曲阜即将沦陷,蒋介石怕孔德成落入日本人手中被扶植为文化傀儡,命令军长孙桐萱带兵强迫孔德成离乡,迁居重庆。
1948年去美国考察精神文明建设。1949年迁居台湾,任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大学教授。孔德成迁居台湾后继续享受世袭特任官的待遇,月薪18万新台币(约4万人民币),他唯一的工作就是每年在孔子诞辰日,参加台北孔庙的祭典。
1998年孔德成的办公室“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府”被裁撤。2008年10月28日病逝于台湾,享年88岁。
扩展资料
抗日战争前夕,日本曾屡次派员前往曲阜,邀请赴日参加日本孔庙落成典礼,均遭拒绝。民国二十六年12月,驻兖州七十二师师长孙桐萱奉蒋中正委员长之命,连夜安排孔德成夫妇离乡。民国二十七年元月,曲阜沦陷。
未几,于武汉发表抗日宣言。其后迁居重庆,主持成立孔学会,组织名家,召开讨论及宣讲会,研究弘扬孔子学术思想与民族精神。时四方学者云集重庆,对传统文化之研究有新旧观念与方法的论辩。孔德成所受冲击甚巨,拜著名学者王献唐为师,治学方法亦颇受友人傅斯年与屈万里影响。
史学家吴湘相指出,孔德成在弱冠之年就已在学术丛林中找到一个正确走向:做一位纯粹学人,而不以道统自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孔德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孔府
孔家有恩于曲阜,可曲阜如此对待孔家公平吗
有恩?你傻了吧,孔家就是曲阜的皇帝,其他都是人都是佃户
曲阜的人大多数都姓孔吗?姓孔的都是孔子的后代吗?!
曲阜姓孔的人不少,但不是大多数,并且姓孔的不都是孔子后代。在曲阜,按我们当地人话说,分为内孔和外孔。内孔的大致范围是孔子的直系或旁系的男性后人;而外孔大致包括被卖入孔府的仆人,丫鬟(这些人原来并不姓孔,进了孔家后被赐易姓)并且这些人的后代姓孔的人~大致范围是这样的
孔家家谱
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家谱 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天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这并非是孔孟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后裔行辈的顺序的。 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孔家“令”字辈是多少代传人
“令”字辈是孔家的第七十六代传人。
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为衍圣公,始于1055年(宋至和二年),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75世孙衍圣公孔令贻(孔祥珂之子,字谷孙),即孔家的第76代传人,于1877年(光绪三年,5岁)承袭衍圣公,1919年11月8日病逝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
现孔家存在的后裔是第80代孙,孔佑仁,孔垂长。
扩展资料:
孔姓在自孔子之后的两千多年里,族属繁衍日众,遍及全国各州府县。为了使族属代代不乱,长幼有序,老少尊卑各有条理,孔氏宗族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范条例。
在明代以前,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那时人数尚少,各家取名很随意。从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订定行辈,但还不严格,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
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
明崇祯年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又立十字十辈。清同治年间,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家族族谱
曲阜孔昉是书画家吗
孔眆
孔祥伟,字昉,号儒石,1963年生,山东曲阜人,毕业于山东省书画研讨班。自幼酷爱丹青、书法,擅长行草,从艺20余年,追求传统与现代意识的完美结合。其作品“寿桃”被誉为中国一绝,有多幅作品在孔子文化节期间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代表团 ,受到社会各界、国际友人的赞誉。艺术简历及作品被收入《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年鉴》、《中国现当代书画名家印款》、《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中国当代花鸟画》、《中国当代艺术家系列光盘》、《人物》、《丹青谱》等多种书刊介绍其艺术成就。香港《文汇报》、《中国画研究》、《国画家》、《美术观察》、《东方美术》、《中国美术》等多种报刊曾作专题介绍。 个人认为他画的不咋地写的也不好为什么孔子后裔在曲阜孔林举行清明家祭?
4月3日上午,住在台湾的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孙孔垂长在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带领400余名海内外孔子后裔,于祖茔孔林举行丁酉年清明孔子后裔释奠仪式,祭祀先祖。
孔林:
本称至圣林, 位于山东曲阜城北1.5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
孔子死后,其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到了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每年清明节期间,海内外孔子后裔都会回到祖茔孔林扫墓,祭拜祖先,称为“家祭”。上至孔家七十代“广”字辈耄耋长者,下至七十九代“垂”字辈的孔子后裔,在“万古长春”坊前集合,按照历史记载的墓祭程序祭祀先祖。
批林批孔时期,孔庙孔墓现状怎样
雪上加霜,文革开始后,孔庙和孔暮就被挖了
到了批林批孔之后,更惨根据曲阜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关于“讨孔联络站”破坏文物情况的汇报》《讨孔战报》以及当事人的回忆,面积3000余亩、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孔氏家族墓地的地下随葬品被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