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被凌迟后,他的四个老婆的下场怎么样
其实最可恨的是洪秀全;自己考不上秀才,却怪社会;当了国王,却又不懂治理,更是后宫淫乱不止还乱杀百姓及大臣,真是没读书的流菲当家,国家百姓更遭罪;
洪是该死,(从他给儿子起名这点,就看出洪秀全的人格是多么自恋与狂妄丑陋);该死的老子造恶,叫可怜的儿子受世间最大的罪过。唉,看了真实的清末凌迟照片后我现在好心慌,脑海里一直有这些画面,我自己也在想象着被凌迟的人是有多么
过段时间就好了 看看搞笑的视频 和性格开朗活泼的朋友聊聊天 来过渡一下 像我以前看了恐怖剧 吓得做什么事都不敢一个人 然后慢慢的过段时间就好了 我现在已经把当初害怕的画面情节全忘了
洪天贵福怎么死的
被清军凌迟处死了。
清朝同治三年五月三日)洪天贵福继位登极称“幼天王”(即幼主)。7月19日天京失陷。
洪天贵福逃出天京(今江苏南京),到达浙江湖州。8月末洪天贵福与当地太平军从湖州出走,打算会合江西的太平军后北上中原。
部队沿途被清军紧追,10月9日部队在江西被击溃,洪天贵福在附近地区流浪多日,10月25日在江西石城荒山之中被清军俘获,11月18日在南昌被沈葆祯下令凌迟处死,年仅十五岁。
扩展资料:
太平天国主要人物的结局:
1、东王
杨秀清,因假借天父下凡责罚洪秀全被韦昌辉杀。
2、西王
萧朝贵,1852年12月,在攻打长沙城中,萧朝贵在南门外妙高峰执旗督战,指挥炮兵轰击,不幸被敌军炮弹击中,虽经多方医救,仍未能治愈,壮烈殉国,年仅32岁。
3、南王
冯云山,太平军抵全州城,本无意攻城,虚晃一枪,前锋已抵城东北的蓑衣渡了。偏城内守军不识时务,见有人乘坐黄轿压阵,便疑心里面坐着一个大官,州内守军便点燃大炮,随着一声炮响,冯云山顿时中炮身亡。
4、北王
韦昌辉,因杀害杨秀清一事,株连2万太平军,石达开回京后责备他滥杀无辜,他又欲加害,石被迫逃出京城,他竟屠其全家韦昌辉的残暴行径引起公愤,石达开在安徽起兵要求洪秀全杀韦昌辉以谢天下。
洪秀全顺应全体军心,下诏讨伐,11月2日将韦昌辉处死。
6、翼王
石达开,1863年8月6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被杀害于成都,年34岁。
7、英王
陈玉成,1862年庐州又失守,退经寿州被苗沛霖所捕,6月在河南延津就义。
8、忠王
李秀成,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于方山下涧西村(今属二界岭乡)被人告密后遇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天贵福
洪天贵福的老婆是谁
我给他设计了一个最好的结局:携带珠宝,离开部队,隐于人间,安享晚年。
如果他不知进退,离不开权利,那么:即使不被清兵抓到凌迟处死,也会被投敌部下砍了头去请功。 李渊在向关中进击过程中在山西被阻,后方的太原又受到其他势力的威胁,李渊决定退兵。李世民力谏,对李渊说过一句名言:进则聚,退则散。李渊不听,李世民日夜痛哭:我等死无葬身之地。后李建成也赞成了李世民的意见,共同力谏,才使李家免于灭门之祸。 道理并不复杂:一支反叛的部队在向前进时,很多势力会加入进来准备混个一官半职;一旦退却,这可是灭门大罪,无不鼠窜,个别投机分子砍头领赏的可能性很大。众多的人就是死在对权力的贪婪上。谁能给我详细的介绍一下,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被凌迟的详细过程。
可怜的幼天王在早晨刚刚写完那首打油诗后,即1864年11月18日,他被清军绑上牛车,四根长钉将他的四肢与牛车上的木桩钉在了一起,惨呼之声不绝于耳。到市曹后凌迟示众,两名刽子手割十刀一吆喝,从头面开始,一直割到小腿,从早晨割到傍晚,中午用稀粥喂食洪天贵福,共计1003刀方毙命,其哀嚎之声响彻整个市曹,其开膛后的肚肠和割下的肉块均被人买走,命根子及眼睛据说可入药,早已被人高价订购,其骨架抛尸荒野任由野狗分食…
人类历史上,被杀的帝王不算少,但被凌迟处死的帝王只有一位,他就是差一点推翻满清300年暴政的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之子,到死时,这个16岁的少年还想20岁再娶妻。稚子无辜,哎。
洪天贵福如不被清兵抓到,他的下场怎样?
哦,天国“太子”爷啊。
不被抓,那就一直生活在恐惧中啊。洪天贵福的轶事典故
1849年11月23日(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初九),洪天贵福出生在广东花县官禄埗村,生母名叫赖莲英,也就是后来洪秀全的“又正月宫”。据太平天国史书记载,他出生的时候有“万鸟来朝,早征幼主降生之瑞”。
当时,洪秀全正在广西,家中事务委与族弟洪仁玕(后来成为太平天国的干王)打理,因此给孩子起名的事情也落到了洪仁玕肩上。洪仁玕预备了一些纸条藏于竹筒之中,以火钳抽签,得到“天贵”两字,于是洪天贵福开始的名字就叫洪天贵。后来,洪秀全将其名改为洪贵福,再后来又改成洪天贵福。从小诵习“拜上帝会,1860年(文宗咸丰十年)起,以幼主名义发布诏旨。太平天国的旗号举起后,洪天贵福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以婴儿年龄成了太平天国的幼主。随后太平军跳出广西,如蛟龙入江,直下南京,南京变成了太平天国的天京。洪天贵福结束了他婴孩时期的奔波,从此就在天京这个人间小天堂中度过了从孩童到少年的十几年时光。直到1864年天京城陷落,洪天贵福被迫仓皇出逃,这时他已经是残破的太平天国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据洪天贵福被捉后供称,这十几年中,他从来没有出过城门。很有可能的是,洪天贵福连宫门都没有出过。若非如此,洪天贵福在外逃过程中以及被捉后也不至于那般张皇失措、颠三倒四。 之所以如此,全都出于洪秀全的独特教育观念和各种奇思妙想。6岁时,洪天贵福开始读书,但是他的启蒙老师并不是博学鸿儒,而是比他大10岁的同父异母姐姐洪天娇。原因很简单,洪秀全不能看到有别的男人进出自己的后宫。后来洪秀全还给洪天贵福写有《十救诗》,包括“妈别崽”、“姊别弟”、“哥别妹”、“嫂别叔”等内容,告诫洪天贵福“遵此十救诏习炼,上天常生福长悠”,严防男女混杂,所谓防患于未然。 至于学习的内容,洪天贵福先后读过太平天国刊行的《十全大吉诗》、《三字经》、《幼学诗》、《千字诏》、《醒世文》、《太平救世诏》、《太平救世诰》、《颁行诏书》,这些不过是解释拜上帝教的基本理论的一些低级读物而已,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书籍,洪秀全将其斥为“妖书”,严禁洪天贵福接触。进入天京城后的洪秀全志得意满,动辄“爷哥朕幼坐天堂,永普照万方万洋”。(洪秀全自封为上帝之子,此处“爷”指上帝耶和华,“哥”指耶稣,“幼”指幼主洪天贵福。)既有上帝和耶稣保佑,又何必费心学习别的知识。 于是在这个“人间天堂”里,洪天贵福按照洪秀全的奇思妙想按部就班地成长着,9岁时洪天贵福就有了洪秀全给他安排的4个妻子。 好景不长,1856年天京事变,昔日兄弟手足顿成仇寇,天京城血流成河、腥气冲天,石达开也愤而出走,带走大批精兵锐卒,太平天国形势急转直下。李秀成、陈玉成、洪仁玕等人临危受命,虽有回天之愿,终究独木难支,太平天国败局已定。到了1864年,温室中长成的洪天贵福终于必须出来经历风霜了。 6月1日夜,洪秀全病逝,时年14岁的洪天贵福继位,称为“幼天王”。当时天京城破在即,这种局面根本就不是洪天贵福所能够应对的,一切朝政系信王洪仁发、勇王洪仁达、幼西王萧有和及安徽歙县人沈桂4人执掌,洪仁达并管银库及封官钱粮等事,兵权由忠王李秀成总管,就连诏书也是他们做好了交给洪天贵福颁布而已。湘军轰塌天京太平门城墙20余丈,蜂拥而入。在宫楼上的洪天贵福望见湘军入城,丢下妻子就跑,后被李秀成派来的人接入忠王府。当天夜里,忠王李秀成、尊王刘庆汉等率千余人假扮清军,护卫着洪天贵福从太平门缺口处突围。 突围的人还没有全部冲出,湘军就发现了异常,随即截杀过来。危急时刻,一心为主的李秀成将自己的好马让与洪天贵福,结果因混战与幼天王失散,不久被俘。尊王刘庆汉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洪天贵福等人才得以脱身。洪天贵福一行人狼狈逃至皖南广德。在湖州的干王洪仁玕得知消息后,赶到广德觐见幼天王。众人商议后,决定前往江西抚州、建昌与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会合,然后取道湖北进军陕西,再图大业。8月末,洪天贵福、洪仁玕等人开始按计划向江西挺进。这时,这支太平军尚有十二三万之众,不料没走多远,重要支柱堵王黄文金便在宁国中炮身亡,太平军士气更为低迷。面对清军的围追堵截,十几万的太平军败多胜少,伤亡惨重,士卒越打越少。太平军在江西湖坊一带再受重创,誉王李瑞生被擒,宗王谭乾元、谭庆元等倒戈。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似漏网之鱼,太平军残部行至石城境内杨家牌,人数已不足万人。当夜三更时分,清军席宝田部追至,太平军猝不及防,四散溃逃。洪天贵福与干王洪仁玕走散,惊慌之中跌入一个深坑,暂时逃过一劫。待清军过去后,惊魂未定的洪天贵福躲进了山中。据洪天贵福自己供称,在山上饿了4天之后,一白衣无须老人给了他一个茶碗大的面饼,而后忽然不见。靠着这块饼,洪天贵福在山上又多藏了两天,白衣无须老人却没有再出现,不得已只好下山。 下山后,洪天贵福来到一户唐姓人家,谎称自己乃湖北人,姓张。唐姓人家收留了洪天贵福,让他帮着割禾。在这处人家里,洪天贵福呆了4天,期间碰巧得机会将自己的头发剪了。再次上路的幼天王就跟没头的苍蝇一样,根本就不知道该往哪走,数次撞在清兵手里。10月25日被押入席宝田部兵营,终于身份暴露,结束了自己的游历行程。 紧接着,洪天贵福被押解到江西省会南昌,南昌府知府许本墉和沈葆桢分别对他进行了提讯。 自被俘之后,洪天贵福相继在席宝田大营、押解途中和南昌留下了多份亲笔自述、诗句和口供。除了提供了一些珍贵史料外,其表现出的懦弱无知和卑躬屈膝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在江西巡抚衙门受审时,洪天贵福将太平天国的事情统统推在洪秀全和洪仁玕、李秀成等人头上:“那打江山的事都是老天王做的,与我无干。就是我登基后,也都是干王、忠王他们做的。”并借机表达了自己愿作大清顺民的殷切希望:“广东地方不好,我也不愿回去了。我只愿跟唐老爷到湖南读书,想进秀才的。是实。 这里提到的唐老爷名叫唐家桐,湖南人,奉命押解洪天贵福到南昌。显然在押解过程中,唐家桐对洪天贵福诱之以利、动之以情,哄骗洪天贵福乖乖招供。洪天贵福不过是一个从没出过大门的无知少年,哪里能是唐家桐的对手,他将唐家桐视作可信赖可依靠之人,于是唐家桐变成了他的“老爷”和“哥哥”:“我先是幼天王,今是跟老爷的人。我做唐老爷弟弟。我年轻,道理我有些不晓,望大人老爷怜我年幼,莫怪我。今蒙唐老爷待我甚好,我就放心了。”不仅如此,洪天贵福还给唐家桐写过几首打油诗,其中一首写道:“老爷识见高,世世辅清朝。文臣兼武将,英雄盖世豪。”另有一首稍长些,内容却也更为荒唐可笑:“跟到长毛心难开,东飞西跑多险危。如今跟哥归家日,回去读书考秀才。如今我不做长毛,一心一德辅清朝。清朝皇帝万万岁,乱臣贼子总难跑。如今跟到唐哥哥,惟有尽弟道恭和。多感哥哥厚恩德,喜谢哥恩再三多。”与其说洪天贵福做的是美梦,还不如说是一个残梦。清政府自然不会放过洪天贵福,哪怕他能力再低下,再卑躬屈膝。江西巡抚沈葆桢便说道:“洪福瑱(清政府把洪天贵福的名字误传为洪福瑱)黄口小儿,无足介意,惟洪秀全窃号十有余岁,流毒十有余省,遗孽犹在,则神奸巨憝倚其名号,足以挥召群凶。”于是洪天贵福这边做着残梦,那边清政府已经磨刀霍霍了。就在洪天贵福写完“跟到长毛心难开”这首诗的第二天,即1864年11月18日,这个一心想去湖南读书做秀才,一心想20岁再娶妻的年轻人被绑赴市曹凌迟处死,时年16岁。洪秀全为什么给儿子起洪天贵福这么俗的名字?
洪秀全1849年生了个儿子,族弟洪仁?抽签给这孩子起名天贵。天贵惨啊,两岁他爹就造反了,刚会走路就开始跟着他爹到处跑,颠沛流离了两年之后,才在南京安定下来。
在南京,洪秀全做了天子,觉得老子牛了儿子也得跟上,于是给儿子名字后面加了个“福”字,洪天贵变成了不伦不类的“洪天贵福”,人们一不小心就读成“洪天富贵”。
富贵,哦不是,是贵福在南京深居皇宫之中,六岁时开始跟大他10岁的同父异母姐姐洪天娇学习,而之所以不让饱学之士教他,是因为洪秀全看不得别的男人进出皇宫。贵福学的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西洋新学,而是洪秀全写的《太平救世诏》、《太平救世诰》、《颁行诏书》等,洪秀全还每天教导他“爷哥朕幼坐天堂,永普照万方万洋”(洪秀全自封为上帝之子,此处“爷”指上帝耶和华,“哥”指耶稣,“幼”指幼主洪天贵福。)。
这样的教育下,贵福成功地长歪了,长大后写诏书,很多字都是错别字。贵福九岁时,他爹就给他去了四个后妃,人称“幼娘娘”,也不知道贵福有福消受不,毕竟他还那么小。
1864年6月1日,曾国藩大军围城,太平天国眼看就要灭亡,这时候洪秀全升天了,把烂摊子扔给了洪天贵福。贵福继位,但他啥也不会,一概国事由洪仁发、洪仁?等人掌管,兵权由忠王李秀成总管,就连诏书也是他们做好了交给洪天贵福颁布而已。
7月19日,天京陷落,清军屠城,李秀成、洪仁?假扮清军护送洪天贵福突围。10月洪天贵福在江西石城荒山山洞被搜俘,11月18日在南昌被凌迟处死,年15岁。
洪天贵福被俘之后,相继在席宝田大营、押解途中和南昌留下了多份亲笔自述和口供,其表现出的懦弱无知和卑躬屈膝足以令人瞠目结舌,曾言:“那打江山的事都是老天王做的,与我无干。就是我登基后,也都是干王、忠王他们做的。”
清朝被凌迟处死的有名 女匪 是谁
清代的凌迟受刑者留下记录的有:
耿精忠:清朝康熙年间,因康熙帝撤藩,与吴三桂等人发动三藩之乱,失败而被凌迟处死。
陈德:嘉庆帝时期北京一名失业厨师,因在紫禁城门外谋杀皇帝未遂,1803年凌迟处死。
张良璧:嘉庆帝时期浙江一名恋童癖者,被捕时已70岁,因曾奸淫幼女十六人并导致其中十一人死亡,1811年凌迟处死。
石达开:太平天国最富战功之将领,封翼王,领兵被困大渡河,降清以救全军。与所属同被凌迟。所属不胜痛楚惨呼,石达开斥之:“何遂不能忍此须臾?当念我辈得彼,亦正如此可耳。”至死寂无声。
洪天贵福: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之子,为清朝大臣沈葆祯所俘虏,判凌迟处死(处决时年仅十五岁,可能是最年轻受刑者)。
林凤祥:太平天国将领,1855年3月被押解至北京菜市口法场凌迟,据云过程并留下影像记录。
康小八:人称康八爷,抢劫杀人无数的恶匪,成事全靠他心狠手辣和一把从洋人处偷来的手枪,大闹京师,惊动太后慈禧,终被正法。
王维勤:1904年10月被处决。一名山东举人,在村内有一定地位。疑因和村内李氏一家发生冲突,被指策划杀害了该家族十二人,因为是主谋因此被判凌迟处死。其子及其他同党也被判以斩首。疑因地位而享有特权,乘车到行刑现场(通常是被押解步行往刑场的)。行刑相关照片被法国士兵拍下并传到国外,相信是第一次有凌迟照片流传到国外。
名字不明,疑为一名杀害母亲的年轻人。1905年1月行刑。照片被拍下来并传到海外(主要是法国)。此案曾被误认为符珠哩案。更有心理学家研究相关图片,研究受刑者的行刑时的心理状态。
符珠哩:清末一名奴隶。因谋反(杀害一名自己侍奉的蒙古王子)于1905年4月10日被处刑,“凌迟”于两星期后被废除。亦是少有有人拍下整个凌迟过程,而且较为清楚的一次。
徐锡麟,清末光复会成员,1907年7月6日被凌迟处死,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凌迟处死人。